2016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43.6億噸標準煤,較2000年已實現近2倍的增長。根據《能源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,至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有望實現近50億噸標準煤。受制于“富煤、貧油、少氣”的資源特點約束,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也呈現以煤炭消費為主的特征。天然氣消費總量遠低于煤和石油等傳統燃料。原煤雖然在能源消費中處于絕對地位,但占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;天然氣消費量占比雖然在幾種能源中排名最低,但占比逐年上升,至2016年達6.4%。從全球范圍來看,石油、煤炭和天然氣仍然為主要消費能源,2016年天然氣消費量占比24%,遠高于中國6.4%的水平,可見中國天然氣能源地位存在提升空間。
2016年12月,國家發改委、能源局印發的《能源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中提出,至2020年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%,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8%以下。2017年6月,國家發改委會同各部委印發了《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》(發改能源[2017] 1217號),指出逐步將天然氣培育成為我國現代清潔能源體系的主體能源之一,并提出至2020年和2030年、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力爭達10%和15%左右的目標。
近年來天然氣市場發展迅猛,“十一五”至今,除2015年外,天然氣消費量始終維持在10%以上增速。2017年1-9月,天然氣累計消費量同比增速13.4%。根據國家發改委、能源局印發的《能源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目標,我們測算2017-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復合增速在16%左右。
受北方采暖季等因素影響冬季為天然氣消費旺季,2011-2016年天然氣當月消費量峰值均出現在12月。
根據國家發改委、國家能源局發布的《能源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、《天然氣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,天然氣的利用將重點圍繞“煤改氣”、天然氣發電、交通氣化等領域展開。2017年為“大氣十條”考核年,也是“煤改氣”爆發年。受益于環保監管趨嚴、禁煤區擴張等因素,以“2+26”城市為代表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“煤改氣”工程推進迅速,將拉動2017-2018年天然氣消費增長。
我國目前一次能源生產結構仍以原煤為主,但天然氣占比穩步提升,從2000年的2.6%提升至2016年的5.3%。近年來我國天然氣產量穩步增長,2015-2016年增速放緩,同比增長僅2-3%。2017年以來天然氣產量增速回升,1-10月天然氣累計產量1211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9.7%。隨著環保監管和督察力度的加強,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將逐步提高,“十三五”期間下游需求將拉動上游天然氣產量穩定增長。國內天然氣上游供給主要由“三桶油”——中國石油、中國石化、中國海洋石油壟斷。三家央企的天然氣生產總量占國內天然氣產量的80-90%,其中中國石油產量占比最高,優勢地位明顯。
近年來國內天然氣供應相對偏緊,自2007年起出現供需缺口,并逐年擴大。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天然氣需求,我國天然氣進口量持續增長。2006年起我國天然氣進口量逐年增長,對外依存度也相應增加。至2016年,我國天然氣進口量達753億立方米,對外依存度34%。
截至2016年,我國天然氣進口資源國18個。我國PNG主要從中亞進口,主要進口國包括土庫曼斯坦、烏茲別克斯坦、緬甸和哈薩克斯坦,其中哈薩克斯坦為我國PNG的主要進口國,PNG進口量占比77%。我國LNG主要從海上通道進口,進口國數量眾多,以澳大利亞、卡塔爾、印度尼西亞、馬來西亞為主,其中澳大利亞為我國LNG的主要進口國,LNG進口量占比46%。
2010-2016年國內天然氣產量增速均值約6%。2017年1-11月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速9%。根據《天然氣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,“十三五”期間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速約9%。我們認為2017、2018年國內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速均保持9%的水平,對應產量增量分別為123億立方米、134億立方米。
我國進口天然氣種類主要為液化天然氣(LNG)和管道天然氣(PNG)。近年來,隨著中亞線、中緬線等進口管道氣路線陸續投產運行,PNG進口量提升。2017年1-10月,天然氣進口量同比增速25%,其中LNG進口量增速48%,PNG進口量增速僅6%。我們預計2017年LNG和PNG進口量增速分別為50%和7%,2018年LNG和PNG進口量增速分別為50%和10%;對應2017、2018年天然氣進口量同比增速28%、33%,天然氣進口增量208億立方米、313億立方米。